主持基金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工程化小胶质细胞外泌体促进卒中大鼠白质修复的作用机制研究,2021/01-2024/12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青年项目, 负载多种干细胞和外泌体的可注射多功能微支架构建及其对缺血性卒中的修复研究,2019/09-2023/1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血管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卒中后神经再生及功能修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019/01-2021/12
4. 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重点基金,负载神经干细胞和外泌体的可注射微支架构建及缺血性卒中的研究,2019/01-2021/12
5. 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青年基金A,实时动态多模态成像探索外泌体对缺血大鼠疗效和机制的研究,2019/01-2021/12
6. 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青年基金B,基于神经电刺激与交互训练康复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研发,2019/01-2021/12
参与基金项目:
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小胶质细胞对缺血性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2019/01-2023/12
2. 国自然重点,可注射水凝胶微球治疗卒中的免疫兼容性机制研究,2020/01-2024/12
细胞移植促进卒中后神经修复,但移植后细胞存活、分化率低,大大降低了治疗效率。水凝胶和植入性支架常作为三维基质用于细胞的移植,但水凝胶缺乏大孔径,不利于营养物质的交换和组织的血管化,限制了细胞的存活;而植入性支架因为其不可注射性,需进行创伤手术进行支架埋置,增加了感染的风险,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申请人前期采用微流控技术制备一种载有间充质干细胞的明胶微球,并以其为基础模块构建一种可注射的大孔径水凝胶,促进了骨组织的再生。本研究拟通过微流控技术和冻融技术,从而制备一种高通量、高性能、高生物适应性的载神经干细胞的多孔径透明质酸微球,从微观结构和材料性能两方面模拟神经微环境,为细胞的存活、粘附生长、营养传递及细胞间通讯提供更适宜的外界环境,并以此为干细胞和外泌体的运输载体,向缺血小鼠脑中注射同时载有神经干细胞和2型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透明质酸微球,研究其对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分化及缺血机体神经功能的影响和机制,并通过进行RNA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对其相关机制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应用透明质酸微球作为细胞和外泌体载体对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及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