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期“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
仿生纳米材料对于细胞运动的影响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工学
生物医学工程类
创新类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沈轶
指导教师
登录状态下查看
(1)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二级子课题、2020YFA0908104、“生物活体材料的应用探索和设计原则凝练”、182 万元、2020-11 至2025-10、主持在研;
(2)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CASKL-IPT1702、“基于同步辐射显微CT 与原子力显微镜的姜黄素对创面瘢痕形成作用机制研究”、5 万元、2017-11至2023-011、主持在研;
指导教师将在在实验材料、设备、投入时间以及指导内容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指导教师将提供项目所需的仿生离子通道材料、细胞系以及配套的培养条件,同时提供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所需的测试设备以及其它必要的实验条件。指导教师还将与学生一起制定研究计划,确保时间分配得当,以完成项目的各个阶段,并与学生定期会面,监督项目的进展,提供时间管理建议,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细胞运动是细胞的最主要功能之一,也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它在各种生理和病理现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组织发育、伤口愈合、癌症转移和免疫反应。离子通道是细胞上的一类跨膜蛋白,负责调节离子在细胞膜上的进出,从而控制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与电位差。而这些性质对于细胞的迁移运动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离子通道种类较多、结构复杂,其与细胞迁移效率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被完全解析。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和纳米技术发展,多种具有接近天然离子通道性能的仿生离子通道被陆续开发制备出来,这为研究离子通道对细胞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由此,本研究将基于本实验室已有的几种特殊人工通道分子探索其对细胞活动性(特别是迁移特性)的影响以及涉及的基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