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贵,女,口腔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目前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颞下颌关节-颌骨-咬合联合诊治中心工作。擅长颞下颌关节病相关错合畸形的矫治,整合现代牙槽外科的正畸综合治疗。任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及合学专委会委员,上海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委员。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文章14篇,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其余市局级课题6项,以第一负责人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1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8位),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9位),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9位)。
具体近五年主持科研项目如下: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800932, 自组装生物功能化复合水凝胶用于牙槽骨再生修复的研究,2019-01-01至2021-12-31,21万元,结题;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临床研究型MDT项目,mdt201913,青少年髁突吸收继发牙颌面畸形的多学科联合诊治,2020-01至2023-12,55万元,在研;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19年院内在职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2019-博后启动经费, Wnt16@MSNs/HA功能性水凝胶治疗颞下颌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2019-11至2021-11,15万元,结题;
4.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青年项目, YG2016QN04, 3D打印个性一体化复合膜支架用于犬牙根表面骨开裂的修复研究,2017-01至2019-12,12万元,结题。
指导教师作为硕士生导师,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同时团队内科研人员梯度合理,能够保证有研究生带领课题的顺利进行。经费充足,依托于口腔牙髓干细胞转化实验室及口腔工程中心等强大实验室,拥有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基础实验课题的学习和上手。
鸢尾素(irisin)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肌肉因子,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它具有调节脂肪代谢、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抑制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特性。目前,它的抗炎作用已经在各种实验模型中得到证实,但是它对软骨细胞炎症的缓解抑制作用目前国内外仍未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项目拟构建人软骨细胞体外炎症环境,探讨鸢尾素缓解软骨细胞炎症的作用机制。
项目组前期对复合材料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体内外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良好的软骨和骨相关的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能够保证课题的顺利推进。
预期需要开展的工作:
1.人软骨细胞的培养:包括细胞复苏、培养、传代、冻存等基础细胞实验;
2.软骨细胞炎症模型的诱导;
3.细胞增殖相关实验:如CCK8和活死染色;
4.软骨标志基因和软骨炎症标志基因的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qPCR与Western Blotting实验;
5.对鸢尾素缓解软骨炎症的相关信号通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