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横向课题《社会企业猎鹰计划社会影响力评估项目》的支持下,本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将对中国社会企业的组织韧性进行扩大范围的研究。
本次申请项目是建立在PRP项目《韧性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企业家实践与发展路径研究》的研究基础上,为进一步验证PRP项目所提出的理论模型,本项目将通过多案例分析的方式,对该理论性模型进行验证,以期构建出中国社会企业的组织韧性模型。
本研究的成果表现基础包含:
1.卢老师已经出版2本社会企业相关专著;
2.第三本《下一站,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家精神模型的探索》也即将出版;
3.在PRP项目等前期的研究基础上;
以上过往积累将进一步推动本研究的实际产出与成效落地。
指导老师对于本项目的支持包含但不限于:
1.每周固定的线上腾讯会议指导工作,学生从文献、研究方法、理论构建、案例写作与分析、实证分析、总结与政策建议等方面都将获得全面性的提升;
2.带领团队进行社会企业访谈(多案例访谈),学生有机会直面社会企业家,并从他们身上学习到社会创新创业的智慧;
3.横向课题的资金支持,导师将投入不少于10000元的科研经费支持本项目落地与完成;
4.参与学生将有机会成为最终产出《下一站,社会企业?》第四集正规出版专著的属名研究参与者之一。
社会企业是社会创新创业的主体之一,也是近20年来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社会创新创业发展的主要对象。然而,当前人们对于社会企业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社会企业的功能与定位、社会企业的法人资格问题、社会企业的利润分配议题、社会企业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社会企业家精神等方面,在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层面的深入探讨甚少。
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远比传统商业企业与公益慈善组织更为艰难,社会企业除了必须构建不同于传统商业企业与公益慈善组织的可持续运营闭环业务之外,社会企业本身更为重要的地方就是需要具备更强的组织韧性。当社会企业本身的组织韧性不足,面对双向期望的压力,将很难坚持在社会企业道路上持续前行,因此,以社会企业为主体,解构该类组织的组织韧性将能帮助更多已经走上社会企业发展道路的组织进步。
本研究将基于中国社会企业多案例的深入探讨,实证社会企业组织韧性理论模型,为组织韧性、社会企业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也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社会企业发展提供助力。